五代十国里张承业为什么号称第一宦官?
张承业是唐朝皇帝李晔派到李克用那里的监军,其目的就是拉拢李克用。
等李克用死后,张承业其实成了后唐阵营的大管家,尤其是在交接班时起到了大作用。
当时李存勖在灵堂前哭灵。
张承业大喊一声:不要哭了!
张承业干净的脸上透着坚定,斩钉截铁的说道:大孝之道在于传承先人的基业,多哭有什么用!
李存勖站了起来,以衣拭泪,神情冷峻,不要哭泣,学会紧强,在这一刻起,接过父亲手中的枪。
属于他的时代从这一步开始。
而此时太原的门户潞州还在被朱温围攻当中。是李承业带着金银去凤翔找李茂贞谈判,拉来了支持。
这位张公公真不是普通人,沿途都是朱温的地盘,可他一个公公押着真金白银竟然顺利通过了层层关卡,要是开个镖局可以叫东方不败,而青面兽杨志要是知道自己在快递这一行还不如一个太监,只怕在梁山上找棵歪脖子树吊死算了。
到了凤翔后,张承业见到了李茂贞。
当年李克用一人群挑三剑客,独斩王行瑜,留下了李茂贞,事实证明,与人一条活路,自己日后多一条路。现在正是要用李茂贞的时候。
张承业双手奉上礼物,然后介绍了一下太原城内发生的一些变化,以及中原的新形势,最后,他提了一个要求:我们晋王将要进攻潞州,请歧王(李茂贞封歧王)派兵援助。
听到张承业的要求后,李茂贞面有难色,打朱温,他向来支持,可现在他的年纪已经大了,争雄的心也一天天弱了,况且这些年他被朱温揍得够呛,要不是蜀地的王建把他当成隔离朱温的屏障,时不时送点续命丸(钱财)过来,他只怕早清盘倒闭了。
“不好意思啊,我实在拿不出什么兵力了。”李茂贞一摊手,无奈的说道。
张承业微微一笑,露出狡黠的目光:“如果歧王真的派不出兵也没关系,只要你对外宣布将进攻同州就可以了。”
李茂贞愣了一下,但很快,他就明白了。
在张承业跟李茂贞聊天时,李存勖的大兵终于开拔出城。
可以说,张承业又立了一功。
此后,太原又被梁将的奇兵围兵,差一点城破,又是张承业力缆狂澜。
王檀的大军顺利推进到太原城下,他马上就会发现,自己的运气太好,太原几乎是一座无防之城。
这时,太原城内只有老弱病残,老,李存勖亲娘二大舅们。弱,杀鸡都无力的妇孺。病,病休在家的军官。残,动过大手术的张承业。
这一次不会有暗门骚扰,也没有如雨的箭矢从天而降,更不会有突如其来的疾病。眼前这座从朱三时代起做梦都想占领的城市离梁兵如此之近。
甚至有一刻,梁兵已经认为胜券在握。
关于城防,一般有三道。第一道是***的壕沟,也叫护城河,数万梁兵有的连鞋都没湿,就轻松越过了这条屏障,第二道叫羊马城,是围绕主城墙修的一道矮墙。这一道矮墙没有阻挡住梁兵的进攻,很快,羊马城沦陷,在前面,只有最后一道主墙。
很高很坚实的主墙,这还是李克用在最后的岁月里新加固的。
这是最困难的部分。
梁兵冲入羊马城后,下意识的举起盾牌,按惯例,现在正是城上往下热情招呼箭头、火油、巨石等一切除馅饼之外的待客之物。但很快,他们就发现多此一举。城上只有稀稀疏疏的数百人,而且技能奇差,射箭无力,飞石不远,火油也就起到了一些烟花爆竹煊染气氛的效果。
不能指责守城兵的素质太差,因为就在前一天,他们还只是手艺人。具体工种包括木匠,水泥匠,花匠、摆地摊的等等,就是没有职业军人。
这是张承业临时武装起来的一支队伍,跨行如隔山,要想让拉墨线的手去拉弓,让砌砖头的手拿板砖砸人,让浇水的手倒火油,让打算盘的手打仗显然还是有些勉为其难。
急躁,焦虑,甚至还有些绝望,望着城下如蚂蚁一样爬上来的敌军,张承业恨不得一日速成葵花宝典,亲自御敌。
或者,来个排山倒海也是好的。
城破,只在旦夕。
但我们已经说过,在五代,很多城被攻破过,成都,扬州,洛阳,长安,汴州,定州,镇州、潞州等一一倒在金戈铁马之下,但太原保全了金刚不坏之身,是太原的城高?怕是高不过洛阳,是太原的兵多?眼下就没多少人。是太原的地势险要?险不过有潼关的长安。
主宰一座城的只能是人,只有人,才是城池的灵魂所在。
一千年前,曹植纵酒一歌,赋白马名篇:控弦破左的,右发摧月支。仰手接飞猱,俯身散马蹄。矫捷过猴猿,勇剽若豹螭。
一千年前,曹植舞剑若狂,恣情吟唱:弃身锋刃端,性命安可怀?父母且不顾,何言子与妻!名编壮士籍,不得中顾私。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!
借问谁家子?幽并游侠儿!
千年的雄歌穿越时空,抵达太原上空。那刻,城门打开了,厚重的门轴转动,铁做的蹄儿踏尘,银样的铠甲夺目,弯月的弓儿弦惊,漆黑的铁枪哀伤。
游侠重现太原。
冲在最前面的,不是少年,而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。
在梁兵猛攻时,城内有一位退休老干部从病床上爬起来,然后穿过大街,登上城楼,找到了手足无措的张承业。
此人安金全,世代边将,梁朝侦察兵送他一个外号:安五道。五道,地狱鬼将之一。大概意思是这位安金全神出鬼没,见了他应该以见鬼的心情能跑多久就跑多远。
显然,安金全是梁朝侦察兵的克星,很巧,城外指挥大军猛攻的王檀以前就是侦察连的。
安金全向张承业施礼,说出一个请求。
“张监军,请看看我,我已经老了,又病了,也许再不回到沙场。”
安金全的声音突然高亢:“但今天,请打开军库,给我的***发放兵器,我将为公拼死一战。”
这个请求叫发动群众,武装群众,依靠群众,让来犯之敌陷入人民的汪洋战争。张承业没有学过马列毛,但这些道理还是懂的。
望着这位请缨的老人,张承业令下:打开军府,发放兵器。
安金全转身下楼,在这一刻,他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体力与雄心。牵出久违的战马,披上已蒙上尘埃的铠甲,引领子弟,握紧枪柄,再一次宣告五道将军的归来。
这数百猛冲出城的骑兵打乱了梁兵的阵脚,我们知道,羊马城是附属设施,这道外墙与主城墙之间只有数步,最宽处不过十米,而且之所以冠以羊马之字,那是因为这片地皮在平时还用来发展畜牧业,圈养马羊,这使本来就不宽的夹街更为狭窄。
现在这数百骑兵冲将起来,路上的人不被乱马踩踏,也会被挤到猪圈马圈羊圈里与有机肥亲密接触。
这显然是不卫生以及丢颜面的事情。惊慌之下,羊马城内的梁兵纷纷退了出去。
这是一次关键的冲击,就在不久前,梁兵差点攻破太原的城池,据史书记载,这样的差点有四次。
没有第五次。
在梁兵退出羊马城没多久,不远处的汾桥,出现了另一支骑兵。
这伙骑兵有五百人,趁着夜色,急驰而来,连名号都没报,直接冲破梁兵的***警戒线,到了城下时,他们终于讲点沙场道德,报了来处:昭义侍中大军至矣!
昭义军,驻府潞州,侍中,李嗣昭也。
一心事主,坚强不屈,百折不挠的李嗣昭来了?
这只是一支先锋罢了,在察觉到有一只梁军正在攻打大本营太原后,李嗣昭派出了这支轻骑先遣队。从这一天的早上出发,到了夜半,五百骑兵就成功抵达太原。从潞州到太原,距离数百里。
可以说,张承业就是曹操的荀彧。有意思的是,荀彧是想借曹复汉,而张承业也是借晋复唐。在听到李存勖要称帝时,张承业也跟荀彧一样,走到了生命意义的尽头。
就在李存勖准备顺天意,从人愿时。有一个老人心如火焚般从太原赶到魏州,劝告他称帝之事万万干不得。
这个人是太原监军张承业。
听到李存勖在搞唐朝复辟时,张承业顿觉得天要崩地要裂,心头升起一阵无名恐慌,这是一种从所未有的感觉。这种感觉在他当年孤身一人,从长安奔赴太原时没有过,从朱温号召天下藩镇对太监赶尽杀绝时没有过,甚至在太原被突袭,差点城灭身亡时也没有过。
因为所有的困境,所有的危机,都比不上希望的破灭。
当年,李晔将他叫来,吩咐他到太原做思想工作,让李克用出兵勤王。他的工作成绩不错,向来天不怕地不怕,想干就干的飞虎子被他改造成甘洒热血谱春秋的唐朝好战士。
送走了老一辈,张承业再接再厉,把兴复唐室,诛灭朱温(父债子还,朱友贞受累了)作为人生最大的奋斗目标,为了达到这个目标,他在太原管理财赋,恢复生产,促进发展,招兵买马,安置员工。他是财务总监,是纪监干部,是招兵办主任,是农业部部长,是库房管理员,是奶爸,是李存勖的心灵鸡汤,是教导员,是居委会大妈,是一切的一切。。。甚至连打仗这等事,也能帮上忙,我们必须得说,在李存勖、周德威、李存审等人在前线奋战的时候,张承业在后面默默付出,功劳并不输于任何一位大将。
但张承业是李存勖的手下吗?也许下面这个事情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这位七十多的老人。
李存勖每年定时从魏州前线回到太原看望老娘,据说一年三次,但回来之后,还有许多朋友要见,比如一起唱戏的票友们,聚一聚总是必要的,送点见面礼也是应该的,当然,交际这种事是要花钱的。可说来让人不敢相信,李存勖找张承业支钱时。张出纳直接忽视:没钱!
领导也要过日子,袋里没钱,心中发慌,玩到高兴处,没有钱打赏,这面子往那放。好在,李存勖学过《春秋》,直接要不行,但拐着弯要还是会的。
不久,李存勖的儿子李继岌过生日。领导家属过生日,向来是不可错过的发财良机。
生日宴上,李存勖叫起儿子赶紧给张公公跳个舞,张公公有钱,要是一高兴,随便赏点,你长到十八都花不完。
李继岌跳完之后,李承业果然大方,掏出一个东西:皮带一根。不要赚少,外面还有一匹马,也是送给大少爷的。
钱呢?钱在那里?李存勖看着这一根自己用不上的皮带,郁闷到了极点。在李存勖同志的认识里,张公公管着仓库,随便到里面抓两把,也能掏点真金白银出来,用这些东西,那是打发丐帮***呢。
无奈之下,李存勖拼了,直接要起了礼金。
“和哥(李继岌小名)缺钱花,张公公还是实惠些给点现金吧。”
实惠,真实惠。
可张公公告诉他:这些东西虽然不值钱,但都是用自己的工资买的,仓库里是有钱,但那是公物,我不敢拿来私用做人情。
完了,生日宴也办了,舞也跳了,还是没捞到一分钱。李存勖火冒三丈,跟张公公吵了起来。李亚子差点要抽剑,张公公更猛,当场挥了拳头(攻击对象是劝架的)。这一年,张承业已经七十有五,这么大年纪还喊打喊杀,敢打敢拼,可能平时有时真的有练过什么秘笈。
当然,李存勖要抽剑可能是喝多了,脑子有点不清楚,第二天酒醒以后,就被老娘领着到张公公家里赔礼道歉。
这个事情算是结束了,可李存勖没想明白张承业为什么这么怄门?还竟然跟大老板顶牛。
看来,李存勖依然没有搞清楚上下级关系。按级别,李存勖比张承业高,但两个却没有上下级关系。
在张承业的心目中,他只有一个老板,那个老板叫李晔。他是李晔派驻太原的代表,李晔活着的时候是,死了的时候也是,***公司倒闭了,还是。
于是,张公公拒绝了所有的加官晋爵,直到今天他依然是太原监军,依然是李晔的全权代表。
在张公公的眼里,太原仓库的那些钱不是他自己的,也不是李存勖的,那是天下人交上来,光复唐室的活动资金,就像资金托管,你有操作权,但必须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使用(反梁复唐)。你要是挪用?对不起,没门!
但现在,李存勖不只是要点钱花,他竟然要把天下握在手里,自己当皇帝。
那我这么多年,省吃俭用,励精图治,还有什么意义?
来到魏州后,张承业望着眼前这个精干的汉子,问了二个问题。
“晋王一定要当皇帝吗?”
沉默了一会,李存勖低声回答:“他们要我当。”
“晋王就不能等到灭了朱氏,南夺吴国,东夺蜀国,一统天下之后再考虑这些事吗?”
“他们要我当。”
明白了,张承业怅然离开,禁不住老泪纵横,满心沧凉。
“诸侯血战,本为唐家,今王自取之,误老奴矣!”
拖着疲惫的身体,带着一颗残碎的心,张承业回到了太原,将所有的封地交还给李存勖,把自己关在房间里。
老夫上当受骗,不干了。
张承业要***,可马克思恩格斯告诉我们,***这种事情是群体活动,讲究人多力量大,一个人的***是没有任何意义的,因为你不干,大把人等着干。
不久后,李存勖任命了一位河东节度副使,算不上什么大官,可任命的人有些特殊,此人姓苏名循,很有来头,前礼部尚书。注意,这个前是正宗唐朝的前。
据记载,这位苏大人已经一把年纪,却千里迢迢来到魏州,不过是为了图个官职,来时,送了李存勖三十六支笔,美其名曰画日笔。在唐朝,皇帝发公文时,公文时间里的日期是需要皇帝大人亲自填写的,所以批阅颁布公文简称画日。
这也没什么,给领导送礼谁没干过,关键在于苏大人的过去有政治污点。
苏循同志的简历不怎么光彩,除了是唐朝最后一任礼部尚书外,还是当年主持朱温夺位(学名禅让)的册礼副使,为朱梁夺唐立下了汗马功劳,是亡唐六干将之一。(其他五位就不提了。)
而朱温始乱终弃,用完苏循,转手就扔,让其马上走人,回家种番薯。
朱温前辈是明白人,知道这种人只能利用,不能重用。而李存勖却将他拾了起来。真是不挑不拣,不是个人也能要。
这个消息终于将张承业气病。
张承业算是明白了,***的仇人都能起用,还说什么复唐讨贼?
很多年前,他接下李晔那个不可完成的任务,曾经认为自己可以做得到,也有那一会,看到了胜利的曙光,可到今天,他才肯真正认输。
从这天起,张承业就不吃饭了。
我从没有背叛我的灵魂,尽管没有一个人能理解我,尽管到最后也改变不了任何现实,但我愿意以一个唐朝遗老的身份孤独而有尊严的死去。
许多人不会理解这个七十多的老头,在他们看来,这个人太呆板,李存勖血战十多年,冲锋陷阵,差点交代在战场,他怎么会把到手的帝位推走,然后找一个唐朝李家的后人(可能是放羊娃)来当皇帝呢。
不可理解,不可思议。这就是不识时务吧。
但我相信,人们总会发现他这类人的价值,因为这个世界上,总需要有一些人去坚持那些不被理解的信念,却做那些不会理解的事情。
没有亲眼见证朱梁的倒台,却眼睁睁看着山寨唐朝在起炉灶。不久后,张承业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人世。
这件事没引起多大的变动,李存勖很悲伤,数天不吃饭来表示伤痛,但,仅此而已。
七个月后,公元九二三年的四月,己巳,李存勖正式登上皇帝的宝座,国号***,照此算,他算是二十三位皇帝(含武则天),但我估计,李渊同志应该不会承认。
顺便说一声,苏循这位礼仪承包商没能工作到底,因为太过操劳,在李存勖正式当上皇帝之前就升天了。时间上跟张承业比较接近,要是两位在黄泉路上碰到,按张公公的暴脾气,苏循在见阎王爷之前被勊得满头包是可以期待的。
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,可以去今日头条搜索我的专栏,搜脑洞历史观,看专栏,找到《五代十国的枭雄们》就可以了。
张承业(846年-922年),本姓康,字继元,太原府交城(今山西省交城县)人,唐末五代宦官。
张承业一生忠于唐朝,曾辅佐李克用、李存勖两代晋王,与篡唐的朱梁王朝对抗数十年,始终以唐朝的官职自居。他是李克用的托孤重臣,并协助李存勖铲除了意图篡权的李克宁,巩固了李存勖的王位。在此后的梁晋争霸中,他留守太原,执掌晋国后方军政,发展生产,为李存勖在前线征战提供后勤保障。
张承业在后世被视为贤宦的代表,常与东汉时期的宦官吕强并称。
五代十国里张承业为什么号称第一宦官?
张承业,山西交城人,唐末五代宦官。
唐昭宗时,张承业被派到河东“李克用”处作监军,监视李克用。说是监视,其实也就是起个朝廷和地方强势军伐的关系缓和使者。
张承业作为河东监军,在李克用处与李处的关系还是比较不错的。
唐昭宗在与宦官的斗争中,被宦官软禁,宦官要另立新帝。唐宰相“崔胤”在得到“朱温”的支持下秘密策划,杀了宦官头目“刘季述”,迎昭宗复位。
唐昭宗复位后,就与崔胤一道想把所有的宦官都杀了,宦官们见情势不妙就抢先下手劫持“唐昭宗”到了“凤翔”。投靠了凤翔节度使“李茂贞”。
后,朱温打败凤翔李茂贞,把昭宗接到长安就开始诛杀宦官,当然“张承业”作为宦官,也在被诛杀之列。
因“李克用”和“张承业”关系不错,就以罪人之首敷衍“诏命”保下了“张承业”的性命。
张承业,在五代里对后唐李家最大的功劳就是,李克用死后,张承业帮“李存勖”集权收归中央。
事情是这样的,李克用临死遗言,让儿子“李存勖”继位。李克用死后,李存勖害怕,不敢继位,就想把位置让于叔叔“李克宁”,原因是“李克宁”是振武节度使,长年答理军府事务,总理兵权,大有“兄死弟立”之势。但李克宁因有先王遗命,李存勖又是嫡长子,不敢越规。但李存勖也不敢上位,只是在家哭鼻子,在这个时候,张承业进内对李存勖说,“大孝在于不失去基业”。于是扶着李存勖出来,继位为“晋王河东节度使”。
李克宁率诸将拜贺,李存勖将军府事务全部委托给了李克宁。
李存勖继位晋王后,其父亲李克用收养的许多养子,都年长并握有军权。诸养子都不服“李存勖”,进见时,不是拖病不出就是进见不叩拜,明摆着“晋王李存勖”无实权空架子一个。诸养子都顷向了李克宁。
养子“李存颢”暗中劝李克宁取而代之,李克宁没答应,于是诸养子派自己的老婆做李克宁老婆的思想工作。李克宁受到蛊惑,就想探知王府里的情况,就召来了关系不错的太原人“史敬熔”打探,史敬熔年轻时那可是“李克用”的亲信,于是把秘密告诉了李存勖的母亲曹太夫,曹太后夫人大惊,把张承业召来,晋王“李存勖把李克宁”的图谋告诉张承业,说:至亲不可以相互残杀,如果让位就不会有祸乱发生,张承业说不除掉李克宁等,岂有安全的道理。
于是,晋王府埋伏甲兵,宴请诸将,成功铲除了“李克宁”及“李存颢”。
谢谢邀请。
第一节 ***与努力,功居第一宦官
唐末僖、昭二朝,宦官的势力极其膨胀,以至于朝政常常受到干扰,甚至连皇帝本人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。但张承业并不是这样的宦官。张承业初为唐代僖宗朝宦官。河东节度使、晋王李克用与渭北王行瑜交战期间,张承业多次奉命出使渭北。
因此,李克用很喜欢他,并让他做了自己手下的监军。当时,朱温与宰相崔胤合谋,借用唐昭宗的名义,杀死了在朝宦官数百人,接着又下令各地藩镇,要他们杀掉各自手下的宦官监军,所以投奔在各地藩镇手下的宦官大多数被杀。李克用很喜欢张承业,所以把他藏了起来,以一罪犯的首级充当张承业。
直到昭宗死后,李克用才让张承业出来,并继续让他担任自己的监军。因此,张承业成为唐末大规模诛杀宦官运动的漏网者。
而张承业后来的所作所为,也确实表明他是不应该被杀的。李克用对张承业是如此信任,以至于弥留之际,竟非常放心地把孤弱的儿子李存勖托付于张承业。而张承业也始终恪守着晋王李克用的遗嘱,极力帮助和支持李存勖发展其势力、地位,直到李存勖称帝的前夕。真可谓是尽心不懈、死而后已。
在这期间,举凡军国之事,劝课农桑、蓄积粮食、整肃污贪,都留下了张承业的诸多心血和功劳。
第二节 能力与品格,铸就第一宦官
然而,给羚羊以深刻印象的倒不在以上所述,而在于张承业任贤识能和直谏无惧的品格。
01 冯道就是经由张承业提拔而得到重用的。
冯道博学能文,为人朴素淳厚,因此,张承业把他辟为自已的僚属。当时虽有人说冯道的坏话,但张承业仍然坚信不疑,并把他推荐给晋王李存勖。
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张承业的眼光没有错。
后唐立国后,冯道颇得重用,成为后唐的重臣。
02 另一位大臣卢质也是在张承业的特别保护下才得以活命的。
卢质嗜酒无度,为人轻狂傲慢,时常侮辱李存勖的诸多兄弟,据说还把李存勖诸弟比为猪狗,为此李存勖非常恨他。如果依了李存勖的脾气,卢质早就死于非命了。
张承业也想到这可能会给卢质带来灾祸,所以就顺李存勖之意以激之:“卢质多行无礼,臣请为大王杀之,可乎?”张承业的激言,顿时使李存勖收敛起他的杀心,说:“予方招札贤士,以开霸业,七哥(指承业)何言之过也。"李存勖不杀卢质,张承业即进一步称颂道“大王若能如此,何忧不得天下。”
其后,卢质虽然没有改掉轻狂无礼的品行,但是李存勖最始终能够予以宽容,这都是张承业那番话在起作用。
03 张承业不仅能做到用贤识能,而且敢于在李存勖面前据理面争。
有一次,李存勖回晋阳宫看望母亲,因需要钱来***和赏赐戏子,就在泉府(掌管、贮藏税收所得)设置酒宴。李存勖品酒兴正浓之际,命令儿子李继岌为张承业起舞。舞毕,张承业赠给李继岌宝带、币、马等物,然李存勖仍感到不满,就对张承业说:“和哥(继岌小字)乏钱,可与钱积,何用带、马为也?”认为宝带、币、马并不是最好的赏赐之物。但张承业并没有这样做,他推辞说:“此钱是大王库物,准拟支赡三军,不敢以公物为私礼也。”
李存勖听后很不高兴,便借助酒意不断侵侮张承业,但张承业仍然据理而争,说:“....非为子孙之谋,惜钱为大王基业,王若自要散施,何妨老夫,不过财尽兵散,一事无成。”李存厨听后愈发愤怒,欲取剑杀之,而张承业也丝毫无惧,说:“死亦无愧于先王(指李克用), 今日请死。”
最后,这场冲突在李存勖母亲的干预之下才得以平息。李存勖与张承业的私交就是因为这场冲突而断绝的。
04 谏阻李存勖称帝,是张承业据理而争的另一重要***。
公元922年,诸将请李存勖即皇帝位,李存勖最也答应了诸将的请求。时张承业患疾,听到这一消息后即马上让人抬着去见李存勖,谏言现在不宜称帝。原因有二:李克用欲复***宗室,今梁贼未灭面急着称帝,此一不可也;称帝之事,须经年草定,不可乖于制度,今未见制礼作乐之人,此二不可也。李存勖则推托说:“此诸将之所欲也。”
但不管李存勖最如何辩解,张承业都坚持认为必须在把唐、晋共同的敌人后梁消灭后才能登上皇帝之位。李存勖最终还是未能听从劝言,而于公元923年称帝于魏州(今河北大名),国号***。
张承业在疾病、绝食交加之下,遂死于李存勖称帝之年。
第三节 第一宦官带给我们的启迪
张承业的品行是难能可贵的。
任贤识能,这是儒者的雍雅风范,在太平盛世要做到这一点或许并不难,而张承业却在五代纷乱之世做到了这一点,则极其不易,它更为突出地表现出张承业的老臣风范和远见卓识。
与任贤识能一样,张承业直面而谏的人格也是非常可贵的。
乱世无法,帝王之意便是法,帝王之意便是一切。为臣只需诺诺奉行而已,但张承业却能一切从大局出发,敢于在帝王面前直谏无惧,敢于与称帝之人据理面争,这是人臣最为重要的一种素质。
集权需要监察,需要牵制,否则集权将会变成独裁,遗憾的是古代中国并没有那种行之有效的监察机制,更不用说在纷乱之极的五代了。
正因为如此,作为人臣所应具有的直而而谏、据理而争的品质则显得尤其可贵而且必要,它已经变为人臣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政治素质。
不仅如此,我们还知道张承业虽为残疾之人(宦官),但却有着健全的人格和品质。
看来人之所以为人,就在于他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品质,这就是宦官张承业为我们所带来的有益的启迪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ougepu.com/post/1772.html